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大学论坛

  • 高校思政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融合路径探究

    宋静静;

    思政教育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文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职业素质培养则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将两者有效融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能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此,文章通过分析思政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融合的意义,研究思政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融合现状及高校思政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融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探究高校思政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融合路径,以期为高校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024年04期 No.175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1K]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研究

    杨玉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而高校思政教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思政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和引领作用。因而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深化高校思政教育内涵、提升教育质量,成为思政教师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对此,文章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探讨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以期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更好地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新时代青年。

    2024年04期 No.175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1K]
  • 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王熙;丁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数千年来华夏儿女的智慧结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能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因而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和效果,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究的重要课题。对此,文章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以期为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024年04期 No.175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思想政治教育

  • 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的实践路径探析

    梁龙;杨志增;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是培育学生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教育资源。“大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具有传播主流价值观、塑造学生世界观的重要功能。将红色文化融入其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深刻领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而探究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文章通过分析“大思政课”的丰富内涵,研究红色文化的类型以及红色文化与“大思政课”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探讨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的实践路径,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024年04期 No.175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及实践理路

    邓冰;马志芹;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精神动力,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和育人价值,是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财富。深入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机理,不断探索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文章通过分析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在此基础上探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进而探究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理路,以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

    2024年04期 No.175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路径探究

    娄倩;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是根本,“树人”是核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促使大学生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心理健康教育旨在为大学生提供拥有健全人格,获得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积极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辟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同向而行”的新局面,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对此,文章通过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现状,在此基础上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意义,进而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路径,以期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2024年04期 No.175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林佳扬;

    红色文化具备丰富的育人功能,在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学生社会使命感责任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将其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不仅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因而,探讨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与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文章通过分析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研究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进而探讨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以期形成教育合力,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2024年04期 No.175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语言与研究

  • “写、改、标、背、练”在“命题说话”中的应用研究

    陈晓琴;

    随着国家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和推广的力度的不断加强,各高校对此也越来越重视,普通话训练逐渐成为了大多数高校的必修课程。这不仅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发展,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一环。“命题说话”作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在总评分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得分比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环节往往成为多数学生不擅长且容易失分的领域。本篇文章先从考生在“命题说话”中主要的失分原因入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写、改、标、背、练”对“命题说话”的意义以及具体操作办法,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2024年04期 No.175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 高职院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对策研究

    李晓红;迪昕;荆庆林;

    语言文字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是知识传递、交流沟通的桥梁。高职院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如何推动高职院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成为相关教师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对此,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性,研究高职院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现状,在此基础上探究高职院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对策,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有益参考,推动高职院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创新发展。

    2024年04期 No.175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 试论青年群体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态度和行为特征——以湖南地区(长沙片区)为例

    曾泓涛;

    文章以湖南地区(长沙片区)青年群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态度和行为特征。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发现该群体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且对使用普通话的态度积极,认为普通话在社交、教育、工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然而,部分受访者在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语言使用不规范问题,如本地口音较重、错别字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和推广工作,提高青年群体的语言规范意识和语言素养,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024年04期 No.175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1K]

中学教学

  • 以数字教材助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析

    申瑜琦;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数字教材的应用研究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要求、落实国家教育战略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数字教材作为传统教材的新突破,教师应利用其交互性、针对性及形式多样的优势,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此,文章通过介绍数字教材的定义,在此基础上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材使用上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数字教材助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2024年04期 No.175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探索

    葛晓芸;

    大单元整合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整体性、连贯性、综合性为原则,旨在通过整合不同单元的教学内容,形成有机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开展初中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不仅可以强化单元内部各篇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可以使语文教学活动更具整体性、层次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而,探讨初中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文章通过分析初中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初中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的意义,进而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024年04期 No.175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张秋丽;

    整本书阅读是深入阅读的方式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获得完整的阅读体验,对书籍内容和思想内涵形成更加深入、透彻的了解,从而获得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发展。为了促使学生深度学习,教师除了要深入了解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原理,还要探索将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有效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路径。对此,文章通过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的策略,以期构建高效率、高质量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

    2024年04期 No.175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 “双新”视域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许志喜;

    “双新”是指新课程、新教材,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双新”视域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核心素养为落脚点,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以适应新时代语文教学的需要。因而在“双新”视域下,如何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文章通过深入探讨“双新”视域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以期推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2024年04期 No.175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 “少教多学”理念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谢晓珍;

    “少教多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实践中掌握知识,发展综合能力。将“少教多学”理念融入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有利于提升学生写作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因而研究“少教多学”理念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对提升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文章通过分析“少教多学”理念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探究“少教多学”理念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2024年04期 No.175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高素贞;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学习工具,能够帮助学生将复杂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和整合,形成直观、清晰的思维网络。在名著阅读教学中,科学地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结构、把握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因而如何应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名著阅读兴趣,提高名著教学效率成为初中语文教师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此,文章通过分析思维导图在初中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探究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提升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质量。

    2024年04期 No.175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 浅析提升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对策

    赵剑虹;

    情境创设这一教学方法的核心在于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与此同时,通过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何借助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此,文章通过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升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对策,进而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注意事项,以期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2024年04期 No.175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1K]

职业教育

  • 高校课程思政实践模式探索——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陈晓宁;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其思政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课程思政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旨在通过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对学生全面而深入的思想引领。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模式。对此,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分析课程思政建设背景,在此基础上研究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135”课程思政实践模式,进而探讨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以期为其他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2024年04期 No.175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 高职高专产品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究与实践——以材料与工艺课程为例

    吕云;

    产品艺术设计反映了国家经济形势、科学文化底蕴和技术发展水平,是链接国家工业制造、创新创业、人民福祉的专业。在高职高专产品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满足本专业学科建设的需要。对此,文章通过概述产品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产品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产品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利条件,进而以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材料与工艺课程为例,探讨在产品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和保障举措,并分享其初步成效,以期培养更多面向社会需求的创新型、技术应用型人才。

    2024年04期 No.175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 “三全育人”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探析——以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为例

    康雁楠;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不仅承载着传授专业知识的使命,更肩负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任务。因而深入探析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的有效路径,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文章以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为例,分析“三全育人”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及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概述,研究“三全育人”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实践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三全育人”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实践路径,以期为提升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2024年04期 No.175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1K]
  • 浅析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课程育人策略

    胡英;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是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核心课程。为了充分发挥该门课程的育人价值,教师应分析其理论性、应用性、综合性等性质,并围绕这些性质寻找相应的育人策略,促进课程、教法、评价改革,从而培养更多优秀的语文教师。对此,文章通过分析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课程性质,在此基础上探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课程育人策略,以期充分发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课程的育人价值,促进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04期 No.175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 “一体两力四维三进”美育教育体系构建策略探究

    李春燕;

    美育教育旨在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体两力四维三进”美育教育体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内驱力和提升学生幸福力,逐步构建“美育课程”“美育实践”“美育文化”“美育网络”这“四维共进”的美育课堂,打造美育进课程、美育进班级、美育进社区“三进”美育教育品牌,开展系列通识美育浸润实践活动,进而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助力学生成长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四美”人才。对此,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的美育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13341”工作理念,在此基础上研究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的重点,进而探讨“一体两力四维三进”美育教育体系构建策略,以期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美育路径,精准开展美育教育实践活动。

    2024年04期 No.175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 “三全育人”视角下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指导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以幼儿问题行为为例

    冯琳翔;

    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指导课程对于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仅要关注学前儿童的知识技能学习,还要关注其道德品质、健康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对此,文章将以幼儿问题行为为例,通过分析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指导课程落实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学前儿童行为与观察课程落实课程思政的路径,以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2024年04期 No.175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 “互联网+”下学前教育活动指导课程现状调查及改进措施研究

    陈白云;

    随着时代的变迁,学前教育对于高素质教师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学习需要。通过以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核心,将“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交互性融合于学前教育中,引入智能化教学手段,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提高学前教育的有效性。因而,探讨“互联网+”下学前教育活动指导课程现状及改进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文章通过概述学前教育活动指导课程及“互联网+”定义,在此基础上围绕“互联网+”下学前教育活动指导课程现状展开调查研究,进而探讨“互联网+”下学前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改进措施,以期提高学前教育活动指导课程的有效性。

    2024年04期 No.175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 核心素养视角下中职数学高效课堂构建路径分析

    连晓莉;

    教师围绕核心素养培养构建高效教学课堂,不仅符合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还能借此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与个人综合素养,从而更好地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教授学生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还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多种学习能力,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对此,文章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视角,通过分析构建中职数学高效课堂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构建中职数学高效课堂的原则,进而探讨构建中职数学高效课堂的路径,以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4年04期 No.175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 产教融合背景下“三全育人”培养高职人才路径研究

    梅晨莹;李璇;

    在当今社会,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高职教育需要与产业、企业紧密结合,以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如何真正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此,文章通过概述产教融合及“三全育人”定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以及产教融合背景下实施“三全育人”理念的必要性,进而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三全育人”培养高职人才的路径,以期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2024年04期 No.175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 新课改背景下提升中职生物教学效率策略探究

    巫毅丹;

    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纷纷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对教师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现阶段教育集中助力学生综合发展,需要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中。这就要求教师反思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不足,并积极探索优化改进的对策。中职生物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如何提高中职生物教学效率,成为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对此,文章通过分析提高生物教学效率可以采用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课改背景下提升中职生物教学效率的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效率和质量。

    2024年04期 No.175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 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研究

    李晓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价值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索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文章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汉语言文学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探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以期提升学生汉语言文学水平的同时,培养他们形成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2024年04期 No.175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小学教育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任玉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教学价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因而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文章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2024年04期 No.175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 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管雪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思想被广泛应用。实践也证明了,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公式,提高发散性思维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实践动手的能力。因此,本文将对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好地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运用到具体的教学之中,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2024年04期 No.175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 核心素养视域下“读思达”教学法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

    邹晓芳;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应当注重学生学科核心能力与综合素质水平的发展。将“读思达”教学法应用到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思考和表达,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信息科技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而探究核心素养视域下“读思达”教学法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文章通过分析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概述,研究核心素养视域下“读思达”教学法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原则,在此基础上探究核心素养视域下“读思达”教学法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No.175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 浅析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生数学说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陈珠海;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高阶思维应用下的高效学习方式,它在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强调知识生成的过程,旨在引导学生透过表象知识,准确掌握学科知识的内涵与本质,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而数学说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在学生说理的过程中也能促使学生实现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统一发展,在教学目标的指向上二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特点。因而如何在深度学习视角下,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说理能力,成为小学教师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对此,文章通过分析小学生数学说理教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究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生数学说理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No.175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 小学劳动教育课堂学习评价的实践与探索

    许萍萍;

    劳动课程是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与我国实际相适应的,以及系统化、科学化的劳动课程评价体系既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关键,也是促进劳动教育改革发展的保障。探寻劳动教育课堂学习评价策略,构建劳动教育课堂学习评价体系,有助于使评价结果真实反映学生在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方面的提升,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热爱劳动、甘于奉献的正向精神。对此,文章先分析构建小学劳动教育课堂学习评价体系的意义,接着探讨构建小学劳动教育课堂学习评价体系策略,以期提高劳动教育效率。

    2024年04期 No.175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构建

    林湘霞;

    数学学科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构建说理课堂,实现深度学习则是该学科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尤其是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学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进一步提升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对此,文章先就深度学习及说理课堂的概念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对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构建意义及策略展开详细探讨,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No.175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 大单元视域下语文作业多元设计策略研究

    黄燕;

    大单元教学理念强调教师围绕真实性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单元视域下的语文作业多元设计既能减轻学生课业压力,又能激发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兴趣,具有较大优势。因而,探讨大单元视域下语文作业多元设计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文章通过概述大单元教学理念定义,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单元视域下语文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以及针对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大单元视域下语文作业的多元设计的相关策略,以期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

    2024年04期 No.175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路径分析

    汪媛媛;

    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而言晦涩难懂,其在学习的时候会感到吃力,再加上数学本身对学生逻辑性思维也有一定要求,因此教师有必要在综合考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逐渐建立起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有效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因而,研究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文章通过分析生活情境在数学课堂上的运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探讨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路径,以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024年04期 No.175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路径分析

    黄紫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流传下来的艺术瑰宝,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小学语文教学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教师应重视挖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并适时引入课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多元化的学习活动,这样不仅能帮助他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增强其文化自信,促进其人文素养的提升,进而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因而,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文章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以期充分发挥出小学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

    2024年04期 No.175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策略探析——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为例

    吴玉斌;

    文本细读教学不仅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环节,更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丰富自身的文化储备,锻炼自身感知能力,进而能够独立面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建立起由浅入深、逐步递进的语文阅读思路,走向更加深入的文学世界。因而探究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文章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概述,探讨文本细读教学的价值,在此基础上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为例,研究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策略,以期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024年04期 No.175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 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人工智能的多场景融入与运用策略探究

    陈韵洁;

    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是小学生初步接触并理解信息技术的关键渠道。在课堂上巧妙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够将原本抽象复杂的知识具象化,通过智慧课堂的形式生动展现,还有助于教师更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因而探讨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人工智能的多场景融入与运用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从课前、课中、课后,分别探讨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人工智能的多场景融入与运用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更具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参考意见,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

    2024年04期 No.175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 基于资源融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现五育融合目标对策探索

    苏明丽;

    资源融合对实现五育融合目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整合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阅读材料,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资源融合还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为五育融合提供有力支撑。因而探索基于资源融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现五育融合目标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文章通过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研究资源融合对实现五育融合目标的积极影响及语文阅读课在实现五育融合中的独特作用,在此基础上探究基于资源融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现五育融合目标对策,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4年04期 No.175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及策略探究

    苏碧芬;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单元整体教学强调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连贯性,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综合运用,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而,探究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文章通过分析单元整体教学概念,在此基础上研究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优势,进而探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4年04期 No.175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 试论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蔡秀珍;

    读写结合教学强调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理解文本内涵,同时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表达个人见解。通过开展读写结合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因而,探究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文章通过分析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以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同步提升,从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2024年04期 No.175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 借助任务情境提升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性对策探析——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

    王娟;

    整本书阅读教学不同于以往单篇课文的讲授方式,其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注重让学生从深层次上理解和掌握知识。要想提升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水平,教师就需要作出有序的阅读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阅读体系框架,积累阅读经验。通过创设不同的任务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阅读活动中。如何借助任务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学习水平,成为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对此,文章以《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降低学生阅读难度、促进学生内化吸收三个方面探讨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对策,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No.175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保玉娥;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石,是学生未来成长、成长的关键。小学数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的基础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职责,教师只有明确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求,结合教学要求,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研究出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课堂教学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此,文章通过分析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024年04期 No.175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 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对策探析

    吴惠娟;

    教育信息化2.0时代到来,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师必备的一项技能。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虽然已经逐渐普及,但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仍是值得教师深入探讨的课题。对此,文章通过分析选择微能力点的原因及微能力点的实际应用,在此基础上研究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以期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4年04期 No.175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 浅析核心素养视域下读思达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黄琼蕊;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由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及时革新教育理念,采用创新化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读思达教学法旨在通过阅读、思考、表达这三个环节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积极运用读思达教学法设计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思考问题及表达情感的机会,以此实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对此,文章通过概述读思达教学法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读思达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024年04期 No.175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 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路径

    贺小平;

    单元整体教学是以系统化的形式学习整个单元的知识,以全面掌握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知识点碎片化的弊端,促进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因而,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文章通过分析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定义及应用原理,在此基础上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路径,以期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024年04期 No.175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 巧用课堂互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对策探索

    王全仓;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课堂互动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内化知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巧用课堂互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对此,文章从设计趣味活动、提出课堂问题、设计学习小组和开展实践活动四个方面探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旨在增强学生学习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在数学学科“启智增慧”育人价值和教学功能的作用下实现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2024年04期 No.175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 浅谈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周万年;

    数学从学科本质来看,可能是枯燥的,单调的;但从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来看,数学则是充满趣味的,丰富的。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而兴趣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可通过一定的生活场景得以实现。对此,通过分析研究如何将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情境完美融合这一问题,可从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表现着手,将不同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具体的应用策略种展开分析讨论,以期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024年04期 No.175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 浅析学生德育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田彦山;任雪梅;

    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要建设者和推动者,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将直接决定国家在未来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水平。而如今学生德育教育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是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针对学生德育发展对个人、社会和国家产生的重要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学生德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展开探讨,最后找寻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相关应对策略,从而改善德育环境,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4年04期 No.175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学前教育研究

  • 以绘本为载体培养幼儿良好品德教学路径探索

    林燕霞;

    绘本以其生动的画面、浅显易懂的语言,深受幼儿喜爱。在幼儿教育中,绘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材料,更是品德教育的有效工具。通过多样化的绘本阅读,能够帮助幼儿理解复杂的社会情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因而,如何借助绘本有效开展品德教育,成为幼儿教师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对此,文章通过分析绘本选择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探讨以绘本为载体培养幼儿良好品德教学路径,以期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4年04期 No.175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 家园校协同视域下幼小衔接教学路径初探

    王春燕;胡小英;

    在幼儿成长的关键阶段,家庭、幼儿园和学校三方的紧密合作与协同育人显得尤为关键。幼小衔接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幼儿心理、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过渡。因而探究家园校协同视域下幼小衔接教学路径,对于提升幼儿教育的连贯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文章通过分析家园校协同对幼小衔接教育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家园校协同下幼小衔接教学路径,以期为提高幼小衔接工作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024年04期 No.175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 幼小衔接教育优化路径研究

    罗会琴;

    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过渡阶段,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有效的衔接教育,可以帮助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平稳过渡,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因而,如何有效地将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进行衔接,确保儿童能够顺利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对此,文章通过分析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要性,研究幼小衔接教学优化路径,在此基础上探讨提升幼儿对学校适应性的对策,以期推动幼小衔接教育的发展,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2024年04期 No.175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 以绘本教育活动促幼小衔接课程有效实施

    施立要;

    幼小衔接课程是学前教育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其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为他们进入小学阶段做好准备并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绘本教育活动不断发展,使得绘本在学前教育中备受关注与重视。然而,在幼儿园教育中,绘本阅读教育仍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需要不断尝试与完善。对此,本文将绘本教育活动和重要的幼小衔接课程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将绘本阅读引入幼儿园,以确保其在幼小衔接阶段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2024年04期 No.175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1K]
  • “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家校一体化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张海洋;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连接幼儿园与家庭的重要桥梁,为家园共育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途径。幼儿园作为儿童成长的摇篮,其家校合作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加强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促进家校一体化深度合作,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成为教师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对此,文章通过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家园携手共育的重要性,研究幼儿园家校一体化特点,在此基础上探究“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幼儿园家校一体化教育实践路径,以期为幼儿园家校合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幼儿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2024年04期 No.175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 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园语言教学策略探究

    潘娟;

    幼儿期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小衔接视角下的幼儿园语言活动,应将衔接工作放在首位,让语言活动与幼儿未来的小学生活对接。如何激发幼儿的语言兴趣,高效开展幼儿园语言教学,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对此,文章通过分析幼小衔接教育中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探究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园语言教学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有益参考,提升幼儿园语言教学质量。

    2024年04期 No.175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 读思达视角下绘本阅读与幼儿表演游戏融合策略研究

    方许静;

    绘本以其丰富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故事内涵,深受幼儿喜爱。而表演游戏则能够让幼儿在亲身参与中体验角色、理解情节,进而提升语言表达、情感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将绘本阅读与表演游戏相结合,不仅能够增强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和兴趣,还能在游戏中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标。因而探究读思达视角下绘本阅读与幼儿表演游戏融合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文章通过分析读思达教学的基本内涵,研究读思达视角下绘本阅读与幼儿表演游戏融合的必要性及价值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读思达视角下绘本阅读与幼儿表演游戏融合策略,以期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2024年04期 No.175 170-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有效策略研究

    代娟;

    幼儿园教育并非孤立存在,它与家庭教育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幼儿成长的完整体系。家园共育强调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密切合作,通过双方共同努力,为幼儿营造和谐的成长氛围,以此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如何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有效实施家园共育,成为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此,文章通过分析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定义,在此基础上研究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实施家园共育的策略,以期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2024年04期 No.175 173-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实践路径探究

    彭峰;

    幼儿园教育作为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承载着培养幼儿文化认同感、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使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对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而如何有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日常教学中,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教师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对此,文章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探究在幼儿园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实践路径,以期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4年04期 No.175 176-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1K]
  • 幼小衔接背景下大班幼儿时间管理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陈小燕;

    幼小衔接背景下,教师应做好幼儿园管理工作,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小学与幼儿园教育的差异性,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幼儿园教育水平,促使幼儿各方面能力获得同步提升,进而为他们今后更好地适应小学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将培养幼儿时间管理能力摆在重要位置,使他们学会合理安排和运用时间。对此,文章通过分析幼小衔接背景下培养幼儿时间管理能力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幼小衔接背景下培养幼儿时间管理能力的策略,以期为幼儿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4年04期 No.175 179-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艺术与教学

  • 浅析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应用对策

    陈心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理念应运而生,这就要求教师科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以促教育质量的提升。教师应打破传统美术活动的局限性,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组织开放、自由、充满想象力的活动,促使幼儿更好地感知美、发现美与创造美。基于此,文章从“视频教学”“美术课件”“电子白板”“投影技术”“传统技艺”“微课”六个视角出发,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应用对策,以期突出“创意美术”活动主旨,真正意义上满足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需求。

    2024年04期 No.175 18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 试析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吴朱慧;

    科学教育游戏不仅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天性,更能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因而探索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实施策略,对于优化幼儿教育模式、提升科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文章通过分析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实施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推进幼儿科学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

    2024年04期 No.175 185-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 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策略研究

    王小杭;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深入人心,高校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音乐学专业作为高等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承文化、塑造灵魂的使命。教师需要认识到在音乐专业课程教学中,除了要教授专业知识,还要深入挖掘并应用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文章通过概述课程思政定义,在此基础上研究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建立课程思政体系的必要性,进而探讨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有效策略,以期充分发挥高校音乐学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培养更多具有较高道德水平的优质艺术人才。

    2024年04期 No.175 188-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1K]
  • “四美”导向下职业院校美术课程中写生教学路径探索

    粟泽银;岳露;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的普及,职业院校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写生教学作为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四美”理念强调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和谐统一,为职业院校美术写生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此,文章通过分析职业院校写生教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以“四美”为导向提升职业院校美术课程写生教学质量的路径,以期培养美术核心素养。

    2024年04期 No.175 19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 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

    赵永磊;

    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和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因而探究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对于提高美术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文章通过分析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研究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探究小学美术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以期为小学美术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教学参考,共同推动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2024年04期 No.175 194-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1K]
  • 下载本期数据